行业资讯

侦探小说,看的是人性,而不是情节

2021-12-08 阅读次数:

《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是侦探小说女王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广为人知的名作之一。 Linnet从过世的祖父手中继承了大笔遗产。美丽动人的她再加金钱傍身,风头无二。她抢了好友Jackie帅气的未婚夫Simon,本以为春风得意,顺风顺水,却在与Simon的蜜月旅行中死于枪击,她船舱的墙上写着一个鲜红的“J”…… 看似是个简单至极的情杀案,但读至末尾对行船众人分析一般,才发现早已危机四伏,Linnet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一般,被群狼虎视眈眈。 人们喜欢读推理小说,往往是因为悬念迭起千回百转的情节,但优秀的推理小说家并不是以扑朔迷离的案情取胜,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剖析和描摹的,是隐藏在罪案之后的深刻人性。 Linnet在遇到Simon的那一瞬,电光石火之间,欲望已经占了上风。 如果她是个足够善良的人,她不会在好友破产一无所有向她投奔之际夺其所爱; 如果她是个足够理性的人,她不会罔顾横刀夺爱的潜在风险授人以柄立于危墙之下; 如果她是个足够智慧的人,她不会在自己的才能无法驾驭万贯家财之时就如此大张旗鼓声势夺人。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潇洒帅气的Simon占据了Linnet的心,善良理性智慧三者皆无的她,自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起,就为日后的悲剧种下了祸根。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Linnet向Poirot抱怨Jackie尾随他们的种种不是,请Poirot去劝说Jackie离开,却被Poirot无情地撕下遮羞布。你不堪忍受Jackie一路跟随,只是因为你内心愧疚。也许你曾有过那么几秒钟的犹豫,但你最终还是做出选择,这就是现在你一看到Jackie就浑身不舒服的原因。这一切因你而起,事情的走向我无法阻拦。我会劝Jackie离开,但不是为你,而是为她。 Poirot是个不怎么起眼,但却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好感的侦探。长相颇有些滑稽的矮老头,余光一扫,众人的秘密便一览无余。 我在这本书中体会更深的是Poirot的人格魅力。Poirot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聪明睿智,更在于他懂得人间疾苦。 Rosalie姑娘替母亲隐瞒酗酒的事实,她对母亲悉心照料,母亲却对她百般刁难。Poirot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不拆穿。Rosalie在情绪崩溃之际自怜自哀,羡慕Tim有个和蔼可亲的母亲,却又马上为不当言辞自责,但Poirot却对她说,如果内心痛苦挣扎,就得让糟糕的情绪有个出口,如此才能摆脱内心的消耗。几句话就让Rosalie卸下心头重负。 Poirot看穿Tim偷盗珍珠项链的全套诡计,也知道Rosalie因不愿出卖Tim未道出实情,但他并未在众人面前公布,只是私下跟Tim摊牌。就在Tim将要认罪之际,Poirot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暗示他把珠宝放回原位,就当一切没有发生过,成全了Tim和Rosalie这对互生情愫的佳侣。 Poirot的很多做法,从公检法视角来看颇为不妥,所以作者只让他做私家侦探,而不是警长探长之类的公职。这是因为,法不容情,公职之下的善念慈悲难免有渎职之嫌,但私家侦探却能摆脱这层厚重的束缚,将他对人性的洞察和怜悯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忠告传递给嫌犯,也许错过的是一起罪案,但拯救的却是一个灵魂。 Poirot这个形象也由此带着不同于以往冰冷警探的温度,周旋于不同阶层三教九流之中。他很少义正言辞地对案犯呵斥怒骂,更多的是将他们内心的执念和惶恐娓娓道来,和他们一起遗憾哀叹,何必当初。